聯系我們

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
行業資訊

鄂爾多斯國際機場全力打造“零碳機場” 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徑

機場作為重要的交通節點,其能源消耗碳排放問題日益受到關注。在“雙碳”背景下,為有效減少機場碳排放量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鄂爾多斯國際機場2024年啟動科技示范項目,爭創具有科技示范意義的“零碳機場”,努力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徑。

 

走近鄂爾多斯國際機場,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,將吸收的光能轉換為電能,源源不斷輸送至機場航站樓。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風光資源,結合機場周邊土地優勢,“光儲充”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建成了裝機容量為8MW的光伏電站,并配置了2.93MW/11.7MWh的儲能設備,不僅為機場航站樓提供了綠色安全的電力供應,也有效減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,實現了清潔高效用電。

 

作為全國首家“干支通,全網聯”航空運輸服務網絡試點,鄂爾多斯國際機場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,聚焦綠色能源技術創新、智慧管理等方面,組建專業團隊,構建“光儲充綠電+二氧化碳冷熱一體化+創新地源+新型空氣能+跨季節儲能+AI智算”供能體系,全面開展綠色低碳機場建設。

 

零碳”機場建設中,鄂爾多斯國際機場創新采用二氧化碳冷熱一體化系統,替代傳統燃氣鍋爐和氟利昂制冷機組。利用CO2熱泵夏季制冷高溫排氣回灌地源以及CO2熱泵冬季高效制熱性能的特性,通過耦合淺層地源井系統與CO2機組、光伏發電系統,將多余綠電轉化為能量儲存地下,并以熱量或冷流形式按需取用,實現了區域光伏儲冷熱電一體化功能以及地熱能、空氣能高效利用和冷、熱能跨季節儲存。

 

同時,鄂爾多斯國際機場以智慧機場高效建設與運營為目標,圍繞數字化、智能化推進能源管控系統項目建設,全力打造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管理平臺。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,整合空間靜態數據和實時動態數據,平臺實現了能源系統的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。三維數字化機場“一張圖”具備數據管理、可視化和空間分析能力,能夠快速加載海量數據并支持多業務系統的仿真與優化分析,為機場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
 

圍繞“車輛電動化、設施綠色化、管理智慧化”三大方向,鄂爾多斯國際機場系統推進綠色交通體系建設。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優化車輛運行路線,降低空載率,并建立綠色采購標準和數據共享平臺,實現能源消耗與運行效率的精準監測。形成“零排放車輛+清潔能源網絡+智慧管控系統”三位一體的綠色交通生態,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實踐樣板。

 

據介紹,機場以擺渡車、行李牽引車等高頻次作業車輛為重點,推廣電動化,同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,科學布局航站樓近機位、遠機位及維修區快充設施網絡,搭建分布式光伏發電車棚,推動新能源車型替換燃油驅動的地勤設備,有效提升場內電動車量占比。

 

據悉,“零碳”機場建成后,預計每年可節約煤炭8874噸,減少碳排放13184噸,減少SO2排放量97噸、NOx排放量26噸、顆粒物排放量43噸,較傳統模式節約能耗72%以上。  


鄂爾多斯國際機場全力打造“零碳機場” 探索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徑-地大熱能